一、GBIC技術介紹
GBIC反應器基本構造如圖1所示,它相似由2層UASB反應器串聯而成。按功能劃分,反應器由下而上共分為5個區:混合區布水區、一級厭氧區、二級厭氧區、沉淀區和氣液分離區。GBIC反應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決定了比其它反應器更具有優勢 (1)容積負荷高:IC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環,傳質效果好,進水有機負荷可超過普通厭氧反應器的3倍以上。
(2)節省投資和占地面積:GBIC反應器容積負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應器3倍左右,其體積相當于普通反應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建投資。而且GBIC反應器高徑比很大,所以占地面積特別省。
(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低濃度廢水(COD=2000~3000mg/L)時,反應器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2~3倍;處理高濃度廢水(COD=10000~15000mg/L)時,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10~20倍。大量的循環水和進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大大降低了毒物對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4)抗低溫能力強: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主要是對消化速率的影響。GBIC反應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變得不再顯著和嚴重。通常GBIC反應器厭氧消化可在常溫條件(20~25 ℃)下進行,這樣減少了消化保溫的困難,節省了能量。
(5)具有緩沖pH的能力:內循環流量相當于一級厭氧區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轉化的堿度,對pH起緩沖作用,使反應器內pH保持最佳狀態,同時還可減少進水的投堿量。
(6)內部自動循環,不必外加動力:普通厭氧反應器的回流是通過外部加壓實現的,而IC反應器以自身產生的沼氣作為提升的動力來實現混合液內循環,不必設泵強制循環,節省了動力消耗。
(7)出水穩定性好:利用二級UASB串聯分級厭氧處理,可以補償厭氧過程中K s高產生的不利影響。Van Lier在1994年證明,反應器分級會降低出水VFA濃度,延長生物停留時間,使反應進行穩定。
(8)啟動周期短:GBIC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有利條件。IC反應器啟動周期一般為1~2個月,而普通UASB啟動周期長達4~6個月。
(9)沼氣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氣純度高,CH4為70%~80%,CO2為20%~30%,其它有機物為1%~5%,可作為燃料加以利用。
(10)GBIC設有獨特的專利旋轉布水裝置,可以確保廢水與菌種之間的充分混合,無死角,使處理負荷有更加明顯的提升。
二、UASB介紹
厭氧反應器新型uasb反應器,廢水處理, 新型UASB反應器是在工程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對傳統UASB反應器結構進行改革與創新,并在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先后應用于大型淀粉廠、生物制藥廠(阿維菌素、維生素、青霉素等),工藝設計先進,設備處理廢水能力強、能耗低、運行費用低、產氣量高,每公斤COD可產氣0.58-0.6m3,遠遠超過0.35的理論值,厭氧污泥全部顆;,較好地解決了UASB中高濃度有機廢水中三相分離,酸化控制,高效顆粒污泥產生技術等難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新型UASB反應器技術優點 1. 容積負荷高: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微生物量大,進水有機負荷高; 2. UASB內厭氧污泥濃度高,平均污泥濃度為20-40gMLVSS/L; 3. 節省投資和占地面積 4. 抗沖擊負荷能力高 5. 動力費用低,無混合攪拌設備,靠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的上升運動,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處于懸浮狀態,對下部的污泥層也有一定程度的攪動 6. 污泥床不設載體,節省造價及避免因填料發生堵塞問題 7. 出水穩定性好,易于管理和操作。 8. 啟動周期短,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有利條件; 9. 沼氣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氣純度高,CH470%~80%,CO220%~30%,其他有機物為1%~5%,可作燃料加以利用
三、EGSB介紹
厭氧膨脹顆粒床反應器(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 簡稱EGSB) 是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反應器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開發的第三代超高效厭氧反應器,該種類型反應器除具有UASB反應器的全部特性外,還具有以下特征, 即: ①高的液體表面上升流速和COD 去除負荷; 、趨捬跷勰囝w粒粒徑較大,反應器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鄯磻鳛樗谓Y構設計,具有較高的高徑比,占地面積小; 、芸捎糜赟S 含量高的和對微生物有毒性的廢水處理。 5主要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
四、USR-升流式固體厭氧反應器
升流式固體厭氧反應器(USR),是一種結構簡單、適用于高懸浮固體有機物原料的反應器。原料從底部進入消化器內,與消化器里的活性污泥接觸,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未消化的有機物固體顆粒和沼氣發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滯留于消化器內,上清液從消化器上部溢出,這樣可以得到比水力滯留期高得多的固體滯留期(SRT)和微生物滯留期(MRT),從而提高了固體有機物的分解率和消化器的效率。在當前畜禽養殖行業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有較多的應用。許多大中型沼氣工程,均采用該工藝。 經過USR處理后產生的沼液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該廢水具有有機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好、易降解的特點,不能達到排放標準,因此除用于花卉蔬菜等的肥料外,剩余沼液須回流至集水池,經過好氧處理后達標回用或排放。針對該沼液含氨氮較高的特點,通過預處理可將溶于水的揮發性氨氮部分去除。沼液中的有機物則通過生物法進行處理。即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有機污染物降解,達到凈化水質、消除污染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