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A/O工藝處理化工生產廢水系統已正式投產運行。與改擴建前的生化處理工藝相比,A/O工藝的應用使污水處理效果大為提高,同時又增加了去除NH一N的功能。但是生產過程中工藝系統時常出現波動,影響出水質量,采用常規的方法對工藝參數進行調整效果不明顯。由于生產工藝的改變必然導致活性污泥系統的細菌組成的變化,尤其活性污泥系統中增加了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所以了解其組成細菌的種類和生理生化特性,并作為生產工藝參數確定和生產工藝調整的生物學依據,必將有利于A/O工藝在生產過程中發揮出最佳效果。
1 活性污泥菌膠團的破碎
在活性污泥系統中,細菌都是包埋在菌膠團中的,菌膠團是很多種類和很多數量的細菌被粘性物質聯結起來的集合體,只有破壞這個集合體,才能把單獨的細菌個體釋放出來,也才能對其進行獨立而深入的研究。根據以往的研究成果,菌膠團的破碎以高速組織搗碎處理法最為經濟而有效,筆者的研究中菌膠團的破碎即采用此法。高速組織搗碎處理方法為:將取自A/O工藝系統的新鮮活性污泥經自然沉降濃縮后,置于高速組織搗碎機中,搗碎機高速運轉5 min,停止5 rain,如此間歇運行5—8次,即可獲得含有大量游離細菌的泥水混合液。2 混合細菌的分離與純化
2.1 混合菌液梯度稀釋
把上步經過高速組織搗碎處理的泥水混合液自然沉降1 h,則上清液中含有從菌膠團中釋放出來的大量游離細菌,在經紫外線和84消毒液滅菌處理過的無菌室采用無菌操作方式用滅菌蒸餾水對該上清夜以l0 梯度進行稀釋。
2.2 混合細菌平板培養
用滅菌吸管分別吸取l0一 10-1。稀釋度的混合菌稀釋液0.1 mL,分別移放到倒有不同固體培養基的平板上,用無菌玻璃耙涂布均勻,然后倒置于36℃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至長出單菌落。培養基的種類分為3種,分別為普通肉湯培養基、亞硝化細菌選擇培養基和硝化細菌選擇培養基。培養基的配方見表1。
2.3 單菌落分離培養
在無菌室中以無菌操作方式,對上步平板中長出的單菌落分別用無菌接種環在倒有對應固體培養基的平板上進行劃線分離,并倒置于36℃培養箱中恒溫培養至長出單菌落。
裹1 3種固體培養基配方
培養基名稱 |
培養基成分 |
質量/B |
普通肉湯培養基 |
牛肉青 |
16 |
|
蛋白陳 |
l6 |
|
NaCI |
8 |
|
蒸餾水 |
600 m L |
|
瓊脂 |
30 |
亞硝化細菌選擇培養基 |
CaCO3 |
1.6 |
|
(NH3)2SO4 |
6.6 |
|
NaCI |
3 |
|
KH2PO4 |
1.4 |
|
MgSO4•7HZ0 |
2 .5 |
|
蒸餾水 |
600 m L |
|
瓊脂 |
30 |
硝化細菌選擇培養基 |
CaCO3 |
1.6 |
|
NaN02 |
3.5 |
|
NaCI |
3 |
|
KH2PO4 |
1.4 |
|
MgSO4•7HZ0 |
2.5 |
|
蒸餾水 |
600 m L |
|
瓊脂 |
30 |
1)各種培養基分別按配方配好后.調pH為6.8—7.2.分裝于500 mL三角瓶中.塞好棉塞,用牛皮紙包好,放人高壓滅菌器中于壓力l5 MPa、121℃滅菌20 rain.自然冷卻至室溫.4℃冷藏備用。用時融化.并在無菌條件下倒人已滅菌平板中,每個平板用量約l5—20mL。
2.4 單一菌種純化培養
在無菌室中以無菌接種環挑取上步平板上長出的單菌落接種到裝有對應固體培養基的滅菌試管斜面上,36℃ 恒溫培養至菌落長出。
3 單一菌種相關特性研究
對經過以上步驟得到的單一菌種分別進行群體形態、個體形態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3.1 群體形態研究
對上述步驟得到的單一純化菌種,在無菌操作條件下,以無菌蒸餾水進行適當的稀釋,吸取0.1 mL移放到分別倒有表1中3種固體培養基的平板上,并用無菌玻璃耙涂布均勻,倒置于36℃恒溫培養箱中培養至單菌落長出。對得到的單菌落分別進行外觀的大小、形態、顏色、光澤度、粘稠度、隆起形狀、透明度、邊緣特性、水溶性色素、質地等方面的詳細觀察研究并記錄結果。
3.2 個體形態研究
對單一的純化菌種分別進行革蘭氏染色,在顯微鏡下詳細觀察細菌個體的革蘭氏染色特征、細菌個體的大小、形態、是否有鞭毛、芽孢、莢膜等,并記錄結果。
3.3 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包括培養特征和碳源利用兩大方面。
3.3.1 培養特征
培養特征包括液體培養、半固體培養和牛乳培養三個方面的培養特征。液體培養的目的是考察細菌在液體培養基中的生長特性;半固體培養的目的是考察細菌的運動性;牛乳培養的目的是考察細菌是否產酸、產堿或產生蛋白酶。若產酸,則細菌發酵乳糖產酸,使石蕊變紅,酸度高時會使牛乳凝固;若產堿,則細菌分解酪蛋白產生堿性物質,使石蕊變藍;若產生蛋白酶,則細菌可使酪蛋白分解,使牛乳變澄清,即胨化。3種培養基配方見表2。
裹2 培養特征研究所用培養基配方
培養基名稱 |
培養基成分 |
質量/B |
液休培養基 |
牛肉青 |
5 |
|
蛋白陳 |
10 |
|
NaCI |
5 |
|
蒸餾水 |
1000mL |
半固體培養基 |
牛肉青 |
S |
|
蛋白陳 |
l0 |
|
NaCI |
S |
|
蒸餾水 |
1000 m L |
|
瓊脂 |
S |
牛乳培養基 |
脫脂牛乳 |
100 m L |
|
2.5%(w)石蕊水溶液 |
4 mL |
1)調pH=6.8—7.2,分裝試管.每支5 mL.121℃ 濕熱滅西20rain.自然冷卻至室溫.4℃冷藏備用。2)調pH=6.8—7.2.分裝試管.每支10 mL.1lO℃濕熱滅菌20 rain,自然冷卻至室溫.4℃冷藏備用。
以無菌操作方式將純化的菌種分別接種于上述3種培養基中,并置于36℃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 h,取出觀察并記錄結果。
3.3.2 碳源利用
對細菌的碳源利用研究是考察細菌對葡萄糖、乳糖、麥芽糖、甘露醇等碳源的可利用性,以及
是否產酸、產氣等。培養基配方見表3。
培養基成分 |
質量/g |
碳源 |
5 |
牛肉膏 |
5 |
蛋白胨 |
10 |
NaCl |
5 |
蒸餾水 |
l Oo0 mL |
1.6% 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
l mL |
1)調pH=6.8—7.2,分裝試管,每支5 mL.放人倒管并趕出倒管內的氣泡.121℃濕熱滅菌20 rain,自然冷卻至室溫.4℃冷藏備用。2)碳源種類分別為葡萄糖、乳糖、麥芽糖和甘露醇。
以無菌操作方式將純化的菌種分別接種于上述四種培養基中,并置于36℃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 h。取出觀察并記錄結果。
4 單一菌種確定其屬別
通過對以上各步試驗研究的結果進行綜合、統計、分類和辨別,對分離出的細菌中的8株細菌確定了其屬別,其中普通細菌3種,亞硝化細菌4種,硝化細菌1種,各株細菌特性及其屬別具體見表4。
裹4 8株細菌特性夏其一別統計裹
5 結 論
通過對A/O工藝系統中活性污泥組成細菌的分離與鑒定,不僅可以從微生物的本質上進一步探討A/O工藝的作用機理,而且能夠在A/O工藝進 水水質出現波動和需要調節出水質量的情況下,參 照各種細菌的最適生長溫度和世代時間等固有特性,調節和優化生產工藝控制參數,迅速而有效地穩定生產,保證和提高A/O工藝處理化工生產廢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