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中重金屬離子的去除與檢測,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研究課題。重金屬離子以多種形態存在于飲用水中,只要微量濃度即產生毒性效應,且具有持續性和放大作用。因而,發展高效去除和檢測飲用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的技術至關重要。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與傳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首席科學家劉錦淮研究員和中科院“引進海外杰出人才”黃行九研究員率領的課題組首次制備了具有蛋形水母狀的γ-AlOOH(勃姆石)@SiO2/Fe3O4空心磁性微球,該磁性微球能夠高效地去除水中的Pb2+,Cu2+,Hg2+,Cd2+,Zn2+等二價重金屬離子,且能夠通過磁性分離解決常規吸附劑難以回收利用的難題。同時,課題組科研人員采用蛋形水母狀的γ-AlOOH(勃姆石)@SiO2/Fe3O4空心磁性微球修飾電化學電極,能實現對痕量Pb2+,Cu2+,Hg2+,Cd2+,Zn2+五種重金屬離子實現高靈敏同時的電化學檢測,且具有非常好的選擇性和檢測下限。課題組科研人員經過一系列論證表明,修飾電極的電化學行為和修飾材料的優異吸附性能之間具有相關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吸附-電化學還原-溶出的重金屬離子檢測模型,模型對于揭示納米材料修飾電極的電化學行為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應用納米技術去除飲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基礎研究”、“面向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痕量檢測與治理的納米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納米制造的基礎研究”、中科院“引進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計劃等項目的支持。相關研究結果已分別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材料化學期刊》(J. Mater. Chem., 2011, 21, 16550-16557)和《化學通訊》(Chem. Commun., 2011, 47, 11062-11064)上。 |